查看原文
其他

2项研究案例: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,足部症状明显改善

James 干细胞之父 2023-03-10

糖尿病足(DF是由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、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一种病变,导致足部感染、溃疡与深层组织的破坏。其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包括凝血、炎症、迁移、增殖和重塑4个阶段。


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常常累及双下肢动脉,早期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。随着狭窄的加重可出现静息痛甚至丧失行走能力,如缺血伴感染和神经病变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、溃疡和坏疽而形成缺血性糖尿病足。


据统计,全世界每30秒就有一条腿被截肢,其中85%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,而截肢患者死亡率高达22%大约有60%的非创伤性小腿截肢是由糖尿病足引起。


DF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昂贵的慢性并发症之一,也是致残、致死的主要原因。有数据显示,糖尿病患者截肢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,因此积极预防与早期规范治疗对DF患者至关重要,不仅可明显降低截肢率,在后期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治疗费用的减少方面也起到积极作用。


大部分DF患者年纪都比较大,免疫力相对低下,且合并较多基础疾病等因素,常见药物和血管重建等治疗方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。


利用干细胞的血管新生机制进行糖尿病双下肢缺血性病变,是近年来的一项崭新的技术,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,改善患肢缺血症状及客观指标。许多实验证实,一定条件下可以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,增加小血管数量,改善缺血,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病缺血及神经损伤的疗效显著。



干细胞移植治疗DF的4种作用机制


多向分化作用:MSCs通过定向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、平滑肌细胞整合到受损血管中促进血管新生;


旁分泌作用:MSCs通过旁分泌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如VEGF、bFGF、HIF1等,促进细胞外基质生产及减少内皮细胞凋亡,从而促进血管新生;


免疫调节:MSCs可抑制特异性细胞因子分泌,平衡Treg细胞及促炎细胞的比例,调节胰 岛细胞和周围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。


减轻炎症反应:MSCs能通过调节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平衡,减轻或抑制炎症反应,促进创面愈合。



干细胞治疗DF的临床研究


临床案例1:在《Clinical Case Report》发布了一个案例报道,研究团队对1名57岁的糖尿病足受试者进行干细胞疗法,在72h后显示炎症性分泌物和伤口大小明显减少,3周后伤口创面基本愈合,随访6月无复发,证实了干细胞疗法能抗炎修创伤、加速伤口愈合的速度。

临床案例2:研究人员选取86例糖尿病足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,将其分为干细胞组和对照组,每组各43例。干细胞组接受静脉联合局部注射UCMSCs(静脉注射剂量为0.5~1×106/Kg;局部采用溃疡周围多点注射),静脉注射和局部注射均为2次,每次间隔2周;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疗法治疗。

干细胞治疗后,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照评估,指标包括溃疡部位体征评分、Wagner分级和血清炎症指标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、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、基质细胞衍生因子-1α水平等生化指标,以及总有效率。

与对照组相比,干细胞组的足部皮肤温度、疼痛程度、皮肤色泽、踝肱指数和间歇性跛行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加,Wagner分级降低,血清炎症指标明显降低;血管内皮生长因子、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、基质细胞衍生因子-1α水平明显升高。干细胞组总有效率高达95.35%。

两组Wagner分级的比较
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
对照组与干细胞组的有效率比较


结论:静脉联合局部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 病足,能明显减轻患者足部症状,降低患者Wagner分 级,提高临床疗效,其机制可能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抗炎和促血管新生作用相关。


点击观看视频 



总 结:虽然DF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,在临床治疗上仍比较局限,但有学者认为干细胞疗法除了改善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外,胰岛素β细胞和血糖水平也均能得到改善。众多研究表明:干细胞能有效促进新的血管生成,促进创面愈合,是干预糖尿病足安全有效的好方法,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!




THE END


编辑:James丨干细胞之父平台发布
精准医疗引领健康未来想知道更多,扫码关注公众号

 你若喜欢,别忘了点个在看哦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